半年测试,让无人车跑出“真效率”
2025-11-10
快递柜的未来一定不是柜体规模、格口数量的比拼,而是价值创造能力的较量。
2025-11-10
当天猫双11步入第17年,物流快递企业为何仍然在拼“快”?菜鸟为何能做到大促时更“快”?国际大牌们又为何越来越多的选择菜鸟?
2025-10-24
本轮融资是迄今为止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
2025-10-23
退役动力电池正在涌入千亿级回收市场,但运输环节却游走在危险品与普货的灰色边界。市场在快跑,退役电池却还被当成“普货”上路。这门生意,风险与机会都写在车厢里。一块退役电池,可能是资源,也可能是炸弹。
来源/副驾驶(ID:gh_553248d55828)
作者/潘跃东
2024年,中国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量首次突破30万吨,对应市场规模超过480亿元。2030年,这个数字将攀升至千亿级别。这不仅意味着资源再利用的机会井喷,也预示着一个与之配套的新型基础设施——退役电池物流体系——的兴起与挑战。
在国家标准仍在修订、监管尚未完全落地的当下,大量退役电池正在以“非危险品”身份,在物流体系中悄然流动。这些电池被快递、货运平台打包当成“电子配件”,与普通商品一同上路。
01 锂电池的“双重身份”:资源,或是火种?
动力电池“退役”并不意味着“失效”。数据显示,大量退役电池仍保留有10%至50%的“余能”,这就意味着一旦遇到短路、高温、撞击等情况,依旧可能触发热失控、起火甚至爆炸。
根据《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》(JT/T 617)《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》等的规定,退役锂离子电池与新电池一样,属于第9类危险货物。运输时,必须由具有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和车辆承运,遵循动态监控、电子运单、专人操作等安全管理要求。
然而现实中,这条红线并不总被遵守。
在很多回收物流操作中,电池往往被模糊归类为“电子废料”“金属制品”甚至“二手机械部件”,避免被贴上“危险品”标签——原因很简单:危险品运输不仅成本高,而且流程复杂,不仅需要专车专人、持证司机,还涉及申报、检测、备案、限速、停车点限制等一系列要求。
一套本该像“高考”一样严格的制度,被一些人当成了“幼儿园报到”,安全风险也就此埋下。
02
灰色运输链:危险品装进普货车
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2024年处理了超12万吨废旧电池,产出了1.71万吨再生锂盐,技术上达到了镍钴锰回收率99.6%、锂回收率96.5%。这代表了行业的“高水平闭环”一面。
但在高水平回收链条之外,还有更广阔的“非正规运输带”在暗处流动。
大量退役电池,并没有流向具有资质的大企业,而是通过低价渠道,被送往郊区的中小型拆解厂——它们的运输方式包括:
未清能电池拼货走快运,与日用品混装;
二道贩子用面包车或货拉拉收货,直送加工点;
利用回收站—分拣点—货运平台三段式中转,降低单段识别风险;
有时,甚至进入电商退货通道,以“返修电池”名义通关。
一名物流业内人士私下表示:“其实这些电池带不带电没人检查,也没人要求申报,打包完贴个封箱胶就发了。你申报是危险品,别人不申报,客户就不选你。”
在这条隐形链路上,合规者成本高、竞争力低,不合规者反而活得好。
03
千亿市场待启,物流破局的三个可能路径
与其说退役电池物流是一场“危险游戏”,不如说它是一场“规则还没写完的比赛”。有人已经在路上跑了,而裁判还没到位。
要想让这个行业更成熟、更安全,需要迈过三道坎:
第一关,是“电池是谁”得说清楚。
到底是不是危险品,不能靠估、靠经验,更不能靠蒙混。行业需要一套能自动识别电池风险等级的检测系统,就像给每块电池发个“身份证”,从退役那一刻起就能被追踪、能定级、能管控。
第二关,是“怎么送”要跟得上量。
不是每家企业都有危化运输资质。未来需要一种类似“顺丰冷运”的电池专线,既安全又高效,解决现在靠拼货、混运的现状。这不是副业,是新能源时代的新物流主航道。
第三关,是“值钱在哪”要换种想法。
退役电池不只是废品,它可能变成储能产品、原材料、碳资产。而物流不是搬运工,是这条价值链的开关——谁掌握流向,谁就有定价权。
04
谁能拿下这块“绿色基建”?
回收行业一直是低关注度、高事故率的灰色地带,但在新能源时代,它正在变成一道战略基础设施。
2030年,千亿回收市场不会只是环保产业的盛宴,它将成为智能制造、资源安全、碳中和目标下的关键一环。
谁能提前布好运输网络、做出安全闭环,谁就不只是“运电池的人”,而是“掌握能源循环控制权”的关键节点。
退役电池不是“结束”,它是一场新的开始。它不是“报废品”,而是“次生资源”;不是“物流问题”,而是“能源治理结构”的一部分。
政策空白终会填满,市场套利终将退潮,但谁能在混沌时期建立秩序,谁就在这场竞赛中留下自己的坐标。
这不是一单生意,而是一张未来产业地图。
来源/副驾驶(ID:gh_553248d55828)
作者/潘跃东
我们期待与您互动,不要吝啬您的建议与意见。
黄刚老师深入交流请加微信:huanggang36
商务合作、爆料、投稿请加微信:logvip56
猎头、跳槽、招聘服务请加微信:headscmhrv
汉森商学院学员申请咨询请加微信:scmschool
线下活动、峰会合作请加微信:scmgroup
投稿邮箱:tougao@headscm.com
扫描二维码汉森总部电话11:010-62656566(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30-18:30) 地址: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中航国际广场L1栋9层